推广 热搜: 化学  高中  数学  初中  英语  小学 

培养孩子幸福的“能力”

   日期:2024-03-26     来源:www.ffz1.com    浏览:414    
文章简介:导语:老一辈的人常常语重心长地对后辈说:比起大家来,你们可幸福多了,生活在蜜罐里啊,以前大家如何如何,而目前你们又如何如何老大家说得多,我却神经麻木,感觉不到我们的幸福。目前马路是宽了,但车却多了,到处都堵车,这是幸福吗?房屋是大了,但能活...

导语:老一辈的人常常语重心长地对后辈说:比起大家来,你们可幸福多了,生活在蜜罐里啊,以前大家如何如何,而目前你们又如何如何老大家说得多,我却神经麻木,感觉不到我们的幸福。目前马路是宽了,但车却多了,到处都堵车,这是幸福吗?房屋是大了,但能活动的户外空间却小了,这也是幸福吗?
幸福到底什么呢?相信不少像我一样的成年人都会神经麻木感觉不到。其实幸福感也是需要培养的,它非常早就在大家的心里慢慢发芽,慢慢成长
愈加多新奇有趣的玩具,愈加多花样翻新的游艺活动,愈加高水准的物质生活,宝贝的每个需要都能准时得到满足但为何愈加多的宝贝对幸福的感觉变得那样淡漠?快乐真的就是幸福吗?如何才能培养宝贝感受幸福的能力?
芊芊自然朴素的幸福观
芊芊从1岁多就是个小汽车迷,目前已经2岁半了,对汽车的专业常识和热爱与日俱增,无论是图片还是实物,他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汽车的名字和原产国家,当然因为语言进步所限,他创造了一些富有个人特点的代替词语:说不好千里马就用马马车代替,说不好奔驰就用驰啊驰代替。有一天,父母带他去商场,他又在汽车玩具柜台不走了,他发现了一个新型的驰啊驰,他看着这个汽车不停地哼哼笑,母亲问:你为何笑?他说:我笑这车。这车如何啦?漂亮!你想要不?想要!给你买一个吧?不买,家有了。可是临走的时候,他还要跑回柜台再看一下,哼哼笑笑。售货员惊讶地说:这孩子像个小大人,真懂事!
平常走在路上,如果看见其他人吃或玩什么新鲜玩意儿,他会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双眼直勾勾地看着人家,还问:这是什么?假如其他人给他,他却不要。可转过身来,他还会问母亲:这是什么?母亲给他买了他才会吃,有时他也会主动说:咱也买吧!邻居几个老人夸芊芊:这孩子长大有出息!
日渐地,芊芊开始有了我们的幸福观,他概要道:母亲,你怎么说最舒服?屙臭臭的时候肚子疼,不舒服,屙完就舒服了;睡觉的时候不想睡,不舒服,睡着就舒服了;弹琴的时候累,不舒服,弹完就舒服了。总之,他体验并了解了能忍得一时之痛将会获得更大更爽的幸福感!
芊芊产生了拥有驰啊驰的愿望,假如母亲给他买一个,当时他的愿望立刻得到满足,他的感觉肯定愈加快乐;假如母亲鼓励芊芊同意其他人给他的东西,当时他的愿望也立刻得到满足,他的感觉也肯定愈加快乐。但假如如此的话,拥有开心的芊芊就缺少了感受幸福的体验和能力,而且这种感受是不依靠物质而存在的,更不是稍纵即逝的暂时快感,而是克服眼前困难、在心理上战胜自我的巨大胜利与由此带来的自豪和收获感!可见,得到不少开心的宝贝未必产生了相应的幸福感,快乐本身并不等于幸福。
快乐是打造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需要基础之上的自然感官享受。幸福则是超越自然感官限制而获得更大价值的精神愉悦。可见,感受快乐比感受幸福所需要的能力低级多了,宝贝只须拥有健康的感官功能和自然的身心需要,一旦得到外面的满足,快乐就到手了;可宝贝与外面相互用途的时候,未必一直有求必应,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快乐便不翼而飞,于是有些宝贝可能与各种消极体验结盟了:发泄、生气、烦恼、急躁、焦虑、紧张、愤怒、攻击、赌气
可是有幸福感受能力的宝贝则调动各种积极原因来摆脱困境:他发挥想象力幻想一件比眼前更美的事物,自言自语编一则故事为自己搞笑,摆弄一下其他玩具分分心,或者干脆王顾左右而言他他总有方法让自己快乐起来,由于快乐主要源自我们的心里而不是外面的世界,做到这一点的宝贝就与幸福手牵手了。
可见,快感是靠不住的,幸福感才靠得住。爸爸妈妈不只要奉送给宝贝快乐,更要培养宝贝感受幸福的能力。
1、积极应答而不立即满足
1岁以内的宝贝是感觉型、冲动型的,他有哪些需要不会用语言表达,一般就用哭声表达我们的生理需要与渴望妈咪关注和爱的需要,而在成人文化里,哭声是难过痛苦的信号,如何能让宝贝难过痛苦呢?妈咪就在身边,随时都能响应宝贝的呼唤,于是宝贝的哭声越少就越增强妈咪的收获感,1年多将来,妈咪就纳闷了,宝贝如何那样缺少耐心、那样不善于等待呢?如何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呢?可别总以为宝贝天生就是这脾气,其实,主要由于你一直就在培养他的急脾气。
假如用延迟满足的方法,宝贝的耐心和脾气就会训练得好多了。当宝贝用哭声召唤你吃奶的时候,你远远地用声音答应着:妈咪就来了你踏踏的碎步告诉宝贝你立刻就到,到了之后你拿着奶瓶再跟宝贝聊两句:宝贝饿了,该吃奶了!宝贝吃奶,白白胖胖。如此可以拖延几秒钟以培养他的延迟满足能力,而且简短的哭声也训练宝贝的肺活量。这是积极应答宝贝的最好方法。二话不说、立即满足是充满爱心但缺少教育用心的方法,而消极冷淡、对宝贝的应答不理不睬则是爱心妈咪永远都不会做的事情。
2、拒绝而不惩罚
2岁左右的宝贝了解一些事理了,身体运动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于是他可能要尝试一些方法来挑战妈咪的爱心和耐心,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可有的方法是不安全、不礼貌甚至蛮不讲理的,妈咪必须要拒绝宝贝,但拒绝不等于惩罚。研究发现,惩罚也能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但不是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而是外在延迟满足能力。即大人在眼前的时候,为了逃避惩罚带来的不安,便在表面上服从大人,大人一走,他就恢复原样了。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是宝贝内化了大人的需要,变成安心和乐意控制我们的行为规则,所以大人不在身边,他也了解如何做。
拒绝就是明确坚定地告诉孩子不,同时提示他更好的行为规则和方法,惩罚则是对宝贝所犯的错误本身特别关注,用大声训斥、打屁屁或者打手等方法使自己得到发泄、使宝贝感到害怕,但问题本身并没得到妥善的解决。妈咪要把握好拒绝与惩罚的界限,让宝贝在拒绝而不惩罚的教育方法中滋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
3、保持和谐美满的婚姻关系
感受幸福的模式在家庭中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宝贝未来的生活内容将跟目前的父母完全不同,但对生活内容的评价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亲子之间却有惊人的相似。有一项调查报告发现,妈咪感觉婚姻关系和谐的,宝贝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育得更好,这已经为宝贝感受幸福奠定了基础。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